本篇文章1256字,读完约3分钟
中新社香港11月26日副标题:从半山扶手电梯“行”到威尼斯
中新社记者陈伊敏
香港的建筑不是“安分”。 在极其有限的空之间寻求生存,扭曲延伸,产生灵活的“越位”特质。
今年秋天,香港精英建筑师通过研究、重新设计和重建,以“城市越位”为主题,将竹梯、集装箱、三层凳子、铰刀、扶手电梯等充满“港味”的民间建筑设施,“第十届威尼斯 香港以“中国香港”的名义参展还是第一次,也是建筑师以“民间”的视角看待香港的“高密度”。
截止到12月1日,市民在银楼地下大厅观看了8部作品的“香港回应展”,可以感受到这个国际艺术和建筑界的盛事。
八百米现香江景观
展品之一“半山扶手电梯”是香港人口密度和文化多元化的缩影。 英国注册建筑师、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助理廖维武教授与“录像太奇”合作,将建筑图、结构模型与数字电影结合,再现了这种港式生活气息的流动风景,使电梯“行”到威尼斯。
经过近半年的研究,廖维武画了第一幅关于扶手电梯的剖视图。 包括沿途的所有部分。
“在世界上找到公共电梯并不容易。 个人空之间这么介入。 其貌不扬,但布局感兴趣。 例如,有些道路通过别人家的窗边,行人和住户可以互相窥视。 走在电梯和大楼之间,不知道公共和私隐是什么了。 ”。 廖维武在接受总公司记者采访时这样说。
从中环到半山的扶手电梯,全长800米,分为20段,是世界上最长的室外自动行人扶手电梯。 从皇后大街中的中环街上升到半山区的干道德。 每天从上午6点到10点单向下降从上午10点20分到上午12点单向上升。
“建立‘非设计’的城市公共设施。 这种扶手电梯在城市里比通常设计的建筑物价值高得多”廖维武对那种情有独钟。
民间十个景点
廖维武表示,“扶手电梯在多个网站上被列入非正式的10个景点。 在威尼斯的展览会上,各国观众围着,对电梯沿途的咖啡店、云吞店、米店感兴趣。 ”。
“九十年代初,路政处计划这部电梯是为了疏散人流,没有特别设计。 现在,每天采用4万人,作为交通工具使城市有序化。 ”。 廖维武说:“这里可以看到香港的‘压迫文化’,可以看到不同阶层、不同肤色的人、香港人的日常生活。 二手区和商业区的人流也由此联系在一起了”。
电梯在高密度的大楼之间飞舞,穿过繁华街道的水井景象,进入超市,登上民居,过阁麟街,排列花街、荷李活道、坚道,带领路上的人进入荷李活古董街、中区署的古迹、soho荷南美食区。 不仅是纵横交错的有特色的街道,也链接着不同的文化。
沿途的清真寺、天主教、基督教会、和谐共存的墨西哥酒吧、法国餐厅、和食、星罗棋布……。 琴行、珠宝店、房地产商、物业管理、士多、漫画书店……在所有行业都能找到,随着电梯的上升,“楼上的店”急剧上升。
被迫“越”,打正宗
策展人之一的刘柏坚对记者说,由于拥挤,香港建筑被迫“越位”,但有三维的立体感。 两个空之间通过“越位”连接。 拿着电梯移动城市的人,高层建筑之间也产生了信息表达,使城市流动。
“越位”还是“香港”,体现了香港建筑风格的独特性---在有限的边界中灵活寻求扩张。
标题:【国际】香江漫话:半山扶手电梯“行”至威尼斯
地址:http://www.shaanxizhongxin.com/szxw/46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