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905字,读完约15分钟
麦秀平在南园村祠堂。
深圳市罗湖区原南塘村居民何秋仪(左)和母亲梁好妹。
见深圳客户方深圳信息网年7月17日新闻 (晶报记者陈雯莉罗俊杰/文李亮彬/图)在“我们40”的应聘者中,有几个与众不同的深圳经济特区同龄人。 他们出生在深圳,在深圳长大。 他们看着这个城市黄土的天空荒芜,走在稻花飘扬的田野上,住在简陋的旧瓦房里,舌尖的古老味道一直挥之不去,心持续着。 在他们眼里,深圳的大街和一草一木各有鲜为人知的过去,但他们总是简单地讲述这背后的历史故事。 因为深圳是他们的故乡。
南园村居民麦秀平:具有800多年历史的“家族”
6月18日上午,在南新路和新园路交汇的十字路口,人流和车流交错,很忙。 麦秀平上车,避开来往的人和自行车,走到路边的大城中村牌坊前,进了村子。
这是典型的城中村牌坊,在深圳这个有400多个城中村的城市并不少见。 橙色的双面斜面屋顶,灰色的四方体水泥柱,用红色毛笔字体写的对联雕刻在正门的两侧,看起来很有古代建筑的味道。 大门上,“南园村”三个大字在鸟居门梁的中央。 这是这个城中村的名字,是麦秀平从小到大早晚交往了40年的“家”。
收割稻谷晾干,爬树摘荔枝
一个有800多年历史的“家族”。 根据南园村初期的村志《南园吴氏史专辑》,位于深圳市南山区的南园村是南宋孝宗年代( 1168年前后)建成的老村。 早年南园村面对前湾,据南山说,北从横龙岗向南延伸到红湾左炮台以东,五平方公里的土地、山林、荔枝园都是南园村的属地。
“小时候,这一片是田地和荔枝林,我跟着爸爸妈妈去晾稻谷。 ”麦秀平指着窗外林立的“握手楼”说。 她记得那时自己才四十五岁,每天跟着父母去田里,割稻谷后晒黑了。 那附近有放粮食的仓库,一包发射稻谷堆积如山。 小时候玩具很少,粮食仓库成了麦秀和平的孩子们聚集在一起玩的地方。
麦秀平是家里的老板,下面有两个弟弟。 她仔细听长辈们说,1980年自己出生时,家里很穷,父母带着祖母和父亲的兄弟姐妹挤在小租房里生活,直到两岁,他们都搬到了自己祖先的家。
她记得当时家里种了一百多棵荔枝树。 到了收获季节,树上挂着一串鲜红的荔枝。 这时,奶奶带着三个麦秀平姐弟一起去荔枝园爬树摘荔枝。
村庄的一些变化从10岁开始
40年后,南园村没有田地和荔枝林,曾经的乡村小路变成了宽阔的道路,雨天漏水的旧瓦房现在几乎没有了。 东邻南山大街,西邻前海路,北邻北头村,南邻南山村,这就是现在南园村的位置。
“没人能想象南园村会有今天这样的变化。 奶奶经常说:“我以为房子一辈子都在耕地。” 说到这里,麦秀平向窗外望去。 接下来他螺栓的钻孔声通过玻璃窗传到房间里。 这是南园村为住户铺设管道煤气。
其实,这些大和小的一些变化可能从麦秀平10岁时就开始了。
“我小时候一下雨就担心。 因为会浸水。 但是后面渐渐变了……”麦秀平说,村子被改造了,田地和荔枝林被征收,各自家的瓦房慢慢解体,取而代之的是建了几层楼的建筑。
每年农历九月的祖先节是南园村村民聚集的日子。 麦秀平小时候最喜欢祖先节。 “因为可以和村子的小时候一起坐巴士远行,带点心,所以开始去春游了”。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更多的村民移居海外,这样的旅行乐趣越来越少。 和它一起消失的,是很多童年记忆中以前就流传下来的风味。
“每年祭祀祖先的时候,村子里都会摆出盆景招待全体村民,大家聚集在寺庙里吃饭”麦秀平说,祠堂旁边有一个大厨房,擅长做饭的村民通常在一周前准备盆栽所需的食材,祭祀当天自己做饭。 “有萝卜、鸡、鸭子、鱼、肉丸和香菇。 大人们通常有几百钵的量。 “现在的材料也和以前差不多了,但没有以前那样的味道了。 ”。
我想出国再回来,去奶奶家看看
2001年,21岁的麦秀平去加拿大读书。 “第一次一个人出国”麦秀平说,为了应对语言障碍,他特意随身携带“文曲星”,遇到不擅长的英语时,他马上向这个电子老人求助。
在异国他乡,孤独感总觉得侵入了麦秀平的生活。 我记得她那时经常在msn上和村里的伙伴取得联系,有点分享海外生活的经验。 特别是冬天的雪和滑雪的照片,我爱从未见过雪的广东伙伴。
“那时我经常洗一点照片,然后附上信,寄给父母作为纪念。 ”麦秀平记得当时从加拿大邮寄信件和几张照片回国大约需要50元,几天就能到达。
2005年,大学毕业的麦秀平回到了南园村。 “我想回到自己住过的祖先家走走看”麦秀平说,奶奶家门口有两棵大榕树,除非谁家的孩子听话,否则父母们经常把这两棵榕树告诉孩子,“你以前从这棵树‘爆’
2006年,麦秀平像很多村民一样,带着父母离开了南园村。 但是平时带着孩子回到村子里,看望还住在村子里的奶奶和阿姨。 麦秀平说,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了40年,自己也40岁了。 我从小就作证这个城市在慢慢变化,怎么也想象不到深圳的一些变化会像今天这么大。
下李朗居民江立成:希望继承以前流传下来的文化
“这棵树从小就有了。 当时我读的小学就在这旁边。 校舍来自瓦房,被称为“干元学校”。 后来,旧校舍拆除后异地重建,被命名为“下李朗小学”。 “株式会社(村委会)大楼前面以前有一个大池塘。 池塘周围种着柳树。 池塘里种着莲子。 夏天很漂亮。 之后,由于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池塘被埋了。 ”。
1980年出生的深圳市龙岗区南湾大街下李朗社区当地居民江立成,现在是下李朗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最分担财务方面的工作。 那天他带着记者在村子里走来走去,有时停下脚步,向记者介绍他记忆中的下李朗村容村的事情。
村诞生了深圳第一座“洋学堂”。
“我们中学毕业的时候,老师们教育我们,说我们是特区的同龄人,和特区一起成长。 江立成告诉记者,下李朗的原住民都是客人。
据介绍,下李朗曾经有一所“李朗神学院”。 1855年,巴色差会牧师黎力基在李朗说教时购买了这个村子的基础建设福音堂,占地面积600多平方米,是近代粤东地区的第一座教会。 1864年,贝德明牧师现在在下李朗村开办了存真学院,即李朗存真学院。 1876年改称为传道书院。 1925年,李朗乐育神学院搬到兴宁坪塘。 当时,李朗神学院用客家语教神学,相继开设了希腊语和德语课。 李朗神学院在下李朗村长达61年,成为深圳历史上第一所“洋学堂”。
“是姐姐以前在神学院某个地方拍的照片。 本来我也在那里拍照,很遗憾后来搬了好几次丢了。 我在那里出生长大,到了6岁才搬到现在住的地方,盖了新大楼。 以前我不知道那里是神学院的旧址,只记得那排房子是有规律的。 近年来,从网上看到资料和传教士拍的旧照片,发现李朗有这样的历史。 ”。 江立成告诉记者。
特区成立前是落伍小山村
“我小时候放过牛,捡柴,在家做过很多农活。 ”江立成说,没有人相信像他这样年龄的深圳原住民有这样的经历。
李朗村建于清朝时代,主要姓江、洪、吴、凌、戴、刘、陈、李、刘等姓。 其中,第一姓是江姓,占本村的大多数,其祖先从福建迁到广东紫金,然后从紫金迁到下李朗村。 “这是我们的江姓祠堂,旁边有吴姓和凌姓的祠堂。 ”江立成带记者到本村的三个祠堂前面,介绍祠堂的历史。
“下李朗总面积约7.5平方公里,现在的总家庭数约18500户,户籍人口约1500人,常住人口约45000人。 目前辖区内有400多家公司,以家电、宝石、物流、软件四大产业为主,已形成规模。 ”江立成说,下李朗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南湾街道的西北部,总面积约7.5平方公里,“我们村的占地面积非常大,还能开发很多土地”。
李朗的另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是一百多年前通过了列车,广九铁路在这里设立了车站。 1911年10月4日,广九铁路发行往返于香港九龙两地的广州直达列车,途经新安县(深圳前身)、东莞县。 其中,广九铁路深圳段共有五个车站,分别是罗湖、深圳Xu、布吉、李朗、平湖。
在江立成的记忆中,他小时候和大人去布吉或深圳Xu (东门)的时候坐过列车。 “速度很慢,但当时比其他交通工具方便多了”。 据介绍,李朗站大致在1990年代初废除,之后,其旧址逐渐荒废。 当天,江立成带记者去了李朗站的旧址,站台和线路等设施早就拆除了,还剩下几栋低矮的房子,挂着“铁路生活区”的招牌,显示出曾经的忙碌。
进入新世纪李朗迎来了大快速的发展
江立成表示,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后,村民的生活逐渐好转。 “1980年代末,我父亲买了当时比较少的人拥有的摩托车。 20世纪90年代初以后,村子里几乎没有耕田的人。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李朗大街通往深惠路(记者注:现在是龙岗街)的开通,村庄交通的不便大幅度改善。 在这期间,村里一点一点地开设了“三来一补”的工厂,村里的集团和村民都获得了不动产租金等收入,生活大幅度改善。 ”。
“但是,真正给村庄带来巨大变化是在新世纪以后,随着2004年波澜路的开通,下李朗村迎来了巨大的迅速发展。 联创、国际珠宝园、兆驰等园区和公司进入,带动了李朗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江立成认为,近十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下李朗迎来了许多外来公司和外来人口。
“今后深圳不久将开通新地铁线。 其中下李朗村附近有网站。 我认为届时李朗村将迎来更大的快速发展机会。 》江立成说。
此外,村里正在加快推进城市更新项目。 江立成说:“以前由于缺乏整体计划,现在的李朗村地形周边相对较低,下大雨经常不能马上排水而浸水,所以居民们希望通过《旧改》计划建设整个村庄,尽早改变濒临洪水的现状。”
江立成认为,尽管近几年李朗经济迅速发展,村民的生活水平显着提高,但村民之间仍在慢慢缺乏交流。 “我们村从清末民初开始,每逢春节和节日都有跳麒麟庆祝的风俗。 每年正月期间,村子里还会组织篮球比赛。 现在这些从以前就传下来了也会消失,但村里的年轻一代大多对它不感兴趣。 ”。 江立成希望村子重视这些以前传下来的文化,通过一些有力的措施,年轻一代参加,用以前传来的文化提高村民的集中力和向心力。
南塘村居民何秋仪:东门老街有小时候的味道
感叹这个城市发展迅速的是住在罗湖南塘村的何秋仪。
7月9日上午,何秋仪拉着母亲梁好妹的胳膊,走在干净宽敞的东门步行街上,有时一边环顾街道两旁林立的商店一边聊天。 她们说着流利的粤语,每到一点特别的位置总是停下来,你一言不发地拼凑陈年往事。
“女儿,这里以前叫南塘村,是母亲出生的地方。 ’站在南塘商业广场的楼下,梁好妹回头指着后面的建筑物。 何秋仪是沿着那一排街建的住宅——青白相间的外墙,被防盗网包围的弧形阳台,散落在外墙上的空调分离机……这些稀有的设计随处可见。 但是母亲和女儿在这里呆了很长时间,眼球经常停留在南塘商业广场的招牌上,似乎看到了它后面不同的风景。
看拱门就知道要进村了
“以前太阳百货公司门口有一座拱门,所以每次看到它都知道要进村。 」何秋仪对那座拱门印象深刻,她记得那座拱门上写着“南塘村”这个大字。 这个村庄是东门变迁快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历史印记。
根据市史志的资料,东门老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中期。 当时,罗湖一带相继出现了赤勘村(今蔡屋围)、罗湖村、隔塘村(今水贝村)、湖贝村、向西村、黄贝岭村、南塘村,一些村民在村子之间修建了市,被称为“深圳Xu”,最早来自民缝街。 从晚明开始,这里一直是周围几十里有名的商业墟市。
据何秋仪介绍,祖父奶奶家在南塘村,离自己上学不远,步行20分钟左右到达,每次放学后放假都喜欢跑村子。
媒体资料显示,广九铁路开通后,罗湖站(现深圳站)开通,深圳成为内地和香港的交通门户。 东门老街离罗湖站特别近,成为贸易的繁华地。 现在的解放路是卖农产品的谷行街,现在的人民北路是当时卖小吃和杂货的维新路,永新街、南庆街等商业街迅速发展,形成了今天的罗湖旧城。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后,东门老街成为最早的商业中心,长期领先深圳的支出潮流。
“很久以前,南塘村有很多小店。 现在太阳百货公司的周大福是以前祖先家的所在地。 ”。 何秋仪清楚地记得曾经有太阳百货店的地方是一排骑马楼,一楼卖东西,二楼住着人。 街上总是挤满了人,非常热闹。
“以前,这里有一个吃粥的地方——《麟记》。 那边麦当劳的“前身”是“陆记”,是吃云吞的店。 」走在祖先家,站在步行者天堂的岔路口,何秋仪的母亲梁好妹开始想起两家最常光顾的小饮食店。
一听到“陆记”的名字,何秋仪就说:“《陆记》的云吞是最好吃的! ”叹息道。 据何秋仪介绍,《陆记》的店很小,店内设置了几张塑料长椅和折叠式桌子,每次吃饭都排队等待。
“一杯有三个云吞,还有一点川粉和面条。 吃一杯肚子就很满意了。 」何秋仪不由得露出满意的笑容,仿佛又闻到了记忆中熟悉的味道。 妈妈说那时一朵云卖一毛五美分。 对他们每月收入30元的家庭来说,虽然不是很高,但不怎么吃。 一周能吃两次是幸福的乐趣。
1990年10月8日,《陆记》消失,深圳第一家麦当劳在解放路光华楼开业。 这也是中国国内第一家麦当劳餐厅。 当时,进入东门的人从远处可以看到头上的红发,穿着黄色连体衣,描绘了小丑化妆的大动画形象。 麦当劳叔叔盘腿坐在光华楼的屋顶上,笑着迎接所有的来客。
“不知道开业时排队的人绕了光华楼几圈”何秋仪说,开业当天,她放学后马上直达东门麦当劳,排队了一个多小时买了一杯可乐和汉堡包。 味道很新鲜,但这些来自西方的食物不像曾经的小饮食店云。
永远的遗憾
“南塘村有一口大井,全村的吃水用水靠着那口井。 」梁好妹想起她小时候母亲在村里的养老院帮忙,说父亲是镇上环卫所的管理者。 房子大小的家务都由她来处理。 每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是去离祖先100米以上的井里送水,一天往返好几次。
“奶奶最喜欢听粤剧。 她眼睛瞎了,耳朵也不好用,所以总是把收音机的声音放得非常大,一个人静静地坐在那里听。 ”。 何秋仪回忆说,小时候不擅长粤剧,每次到奶奶家就关掉收音机,站在年迈的奶奶面前,唱给奶奶听。 “其实我不知道奶奶能不能听懂,但我很高兴看到奶奶。 ”。
东门附近有工人文化宫,开设了溜冰场、游乐园、人工湖小船等娱乐设施,这是深圳“80后”的童年回忆。 这里也是何秋仪小时候最喜欢的地方。
“我以前在文化宫玩沙子,所以把大人用的发型摩丝吹到沙山上做生日蛋糕,点上蜡烛给祖父。 ”何秋仪说,祖父祖母的生活很节俭,不惜买好吃的东西。 那时还在上小学的她对祖父说。 “长大后挣了第一笔工资,一定要给祖父买真正的生日蛋糕”。 但是,何秋仪上高中的时候,祖父去世了。 这个承诺会成为何秋仪永远的遗憾。
“40年过去了,我们的生活一直在变化,这个城市也一直在变化。 」何秋仪感慨万千。
标题:广东:我们40
地址:http://www.shaanxizhongxin.com/szxw/42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