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492字,读完约9分钟
注:复制的所有照片都是用富士x-t3和xf 16-55mm f2.8拍摄的。
如果你知道四川最先称帝的人是谁,我想很多人都会说蜀汉皇帝刘备的名字。 刘备是三国时代的重要人物,他被名相诸葛亮和武侯祠合祀。 它作为中国唯一君臣合祀的祠堂一直很有名,今天的武侯祠也是成都地区最受欢迎的祠堂,相对于此,在不远的西郊,中国唯一的二帝合祀的祠堂曾经很热闹,现在被遗忘了,这就是望丛祠。
望丛祠照壁
望祠是纪念古代蜀国帝王望帝杜宇和丛帝开明的合祀祠,不仅是古蜀文化的重要遗迹,也是蜀人寻找祖先圣地的地方。 南朝明帝建武年间(公元494-498年),益州刺史刘季连将望帝祠从灌县迁到邛县与丛帝庙合并后得名。 望祠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在历代多次培修扩建后,获得了“蜀中第一祠”的荣誉。
望祠扩张后的门
有望丛祠的英都,不仅是古蜀之都的所在地,也是古蜀文明的发源地。 邹都又名“杜鹃”,名字也来源于“望帝杜宇化身杜鹃”的传说。 经济旅游还不发达的时候,人们的文化生活相对单一,望丛祠作为郧都早期的旅游名片,一直是热门景点,那时寺庙除了古蜀遗迹外,还暂时有西游记艺术宫等游乐设施。 随着经济、交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旅游经过越来越多的选择后,热度很高的望丛祠不再是大家的首选旅游地,2009年向公众免费开放后,变成了园林城市公园。 我记得我第一次到望丛祠的时候,也记得我在小学的时候,现在十几年过去了,脑子里的记忆模糊了,所以周末再次来到了这里。
在望丛祠的照片墙和旧物的二门,一名游客停下来参观
一进门,眼前出现的首先是望丛祠的照片墙,照片墙两侧是原来的东西二门,正面刻着民国时期着名将军但懋辛笔下的“望丛祠”三字。 照片墙背面刻有古蜀文案“蜀”和生动的浮雕,其中包括“祖渔猎、教民农业、始植蚕桑、岷江泛洪、鳗鱼灵拜相、开凿玉垒、德打揖让、五谷丰登”。 古蜀时代的重大事情和盛世概况在浮雕上表现得很完美。
墙上浮雕上的素颜参拜照片
望丛帝纪念馆
与照片墙遥呼应的大殿是望帝丛帝纪念馆,1985年新建,祭祀活动一般在这里举行。 纪念馆里有望帝丛帝像和古蜀文明的详细记述,大厅里保管着古蜀国城墙遗址模型,供游客多方位参观。 望帝丛帝功绩非凡,历代官员每年定期举行祭祀活动,通常在3月3日拉开春耕序幕,9月9日庆祝丰收时举行。 另外,都江堰每年放水出彩时,川内各地的官员都会先去望丛祠祭祀二帝,然后去都江堰放水。 以前经常举办活动,但之后好像变少了。
纪念馆内望帝(左)、丛帝(右)的像。
参观纪念馆内的游客
很多情况下,来馆内参观的游客都是用走马灯看花。 通常一两分钟就结束了。 所以,他们对古蜀的历史不太了解。 但是对于喜欢历史的朋友来说,还可以细细品味。
在斯蓬湖拱廊下聊天的市民
周末到的时候,望丛祠内的游客不太多。 其中大部分进来的人也只是休闲散步,到纪念馆了解历史的人更少了。 参观纪念馆,绕过馆后,看到两个老人坐在拱门下乘凉。 此时,“被遗忘”的望丛祠里,增添了活力。
子规园
望祠大门的东侧有个叫子规园的庭园。 子规也叫杜鹃,也就是布谷鸟。 每年农忙时期,杜鹃都会提醒农民耕地播种的时候到了,杜鹃也是望帝杜宇的化身,所以这座现代园林以子规命名。 子规园里有很多花,也有几棵老树。 不管外面天气多热,只要进入子规园,马上心情就会变得很舒畅。 这里最适合下午凉快。 坐在园内休息、听鸟语、闻花香,是一件很惬意的事。
子规园杜鹃楼
我听说杜鹃花楼在子规园南侧,和望帝丛帝纪念馆只隔一条路。 听说杜鹃花楼建于清末光绪三十三年,为木结构休山式、小青瓦屋顶,分为上下两层。 我听说杜鹃花楼2003年修的时候,和老祠合二为一,构成了现在四合院的布局。 听了杜鹃楼的典雅,现在是英都大华玉器博物馆所在地。 上个月去的时候,玉器博物馆还没有开放。 的管理员说,博物馆里玉器的佛像雕刻精美,还有仿造的坟墓,非常值得一看。
听杜鹃外杜甫的名诗《杜鹃行》
子规园有长出新芽的紫金树,背景是望帝丛帝纪念馆
从杜鹃花楼出来,沿着子规园继续向东走,来到丛帝开明的陵寝。
丛帝陵
丛帝陵是古蜀丛帝开明的陵冢。 丛帝开放,本名鳗鱼之灵,古蜀国继望帝之后,是另一位明智的国王。 帝晚年,岷江洪水泛滥成灾,鳗鱼灵经常治水,他挖玉垒山,挖沱江,通过巫山,水流从蜀地流向长江,然后进一步开发川西平原,蜀地人民由此获得安居乐业。 由于鳗鱼之灵治水功力高,更是继承望帝成为蜀王。 从此,古蜀国进入开明时期,开明王朝享受国家350多年,历经12世,于公元前316年被秦国灭亡。
丛帝陵旁边的苏蓬湖
在帝陵冢古柏的树上嬉戏的白鹤
据介绍,丛帝陵冢的古柏是清朝的道光15年( 1835年)种植的。 走过丛帝陵旁边,看到和古柏玩耍的白鹤,时间仿佛实现了几千年的穿越。
摄影爱好者远程操作照相机,捕捉着白鹤的美好瞬间
由于望祠内游客稀少,许多鸟筑巢安家,善于发现自然美的摄影爱好者,都会安静地来拍照。
东歌台
东歌台位于望丛祠东南侧,是每年望丛比赛举办的重要舞台。 如上所述,正式举行祭祀活动,民间在端午节那天聚集在望丛祠举行比赛,用歌声赞扬望丛二帝。 望丛比赛歌会是汉族唯一保存的比赛歌曲形式,望丛祠建立后,比赛歌会一直持续到战争初期。 解放后,赛歌会在80年代初又恢复了。 东歌台平时被用作市民休息的地方。
从东歌台到望帝陵的路上,左侧是杜鹃茶园,右侧是梅园。
在梅园锻炼的人们
梅园角落里的隋唐井
梅园西侧的凉亭下,有一座原位于英都南街文庙巷的千年古井,为了完善保护,搬到了望丛祠。 这口井发现于20世纪80年代,因是隋唐时期的文物,故命名为隋唐井。 隋唐井是研究隋唐时期郧都地区民俗生活和建筑风格的重要历史证据。
梅园里,隋唐井旁休闲的人。
望帝陵
望帝陵是古蜀望帝杜宇的陵冢。 文献记载,公元前6世纪,蜀地从鱼凯时代过渡到杜宇时代,建立了以农耕为业的古蜀、都英邑。 杜宇是早期的蜀王,号为望帝。 他教导百姓和农民,开拓蜀的农业经济,迅速发展,奠定了“天府之国”的基础。 千年来,望帝杜宇被誉为“农业之神”,受到蜀人的敬仰和尊祀。 望帝重用贤才,仿效尧舜,晚年将王位让给治水功高的丛帝,自身隐居西山,死后化为杜鹃花。 每年3月春耕,都会回到蜀地催农耕种,所以蜀人有一个听着杜鹃花的叫声思念皇帝的感人故事。 望陵是四川地区现存最大的帝王陵,陵冢的古柏也是清道光15年( 1835年)栽培的。
望陵,古柏树的鸟巢
沿着望帝陵走一圈,古柏树上的杜鹃窝数不胜数。 成年幼鸟在树枝上不断拍打着翅膀,成年杜鹃在旁边鸣叫。 时隔一千年,望帝仿佛从未远离过。
望陵旁边的杜鹃茶园,红衣姑娘在《修仙》
望丛博物馆
望丛博物馆紧挨着望帝陵,建筑结构为小青瓦房四合院。 在我脑海里,被称为博物馆的应该都是那样高级的建筑物,但它太安静了。 我去过的博物馆中,望丛博物馆应该是最不显眼的。 如果没有标志,我可能也推测不出它在做什么。 总之,望丛博物馆虽然低调,但它是游客了解英都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馆内收藏的汉代文物一点也不亚于成都博物馆。
东汉石马像
一进入馆内,首先看到的就是这座东汉石马像,出土于郧县清河乡的汉代砖墓地。 这匹石马肥体结合,造型优美,反映出四川地区的石刻艺术在东汉时期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东汉的石马像正面的脸,虽然脸有缺口,但很生动。
望丛博物馆除了美丽的汉代文物展外,还有蜀之源、英都区的地面文物和藏书文物照片展,复印件非常详细,也值得一看。
望帝陵旁边的梅林。
参观完博物馆,我去梅林的时候,看到远处的老爷爷和孙子在石台那里休息,现在的夕阳散落在树林里,画面安静平和。
素庞湖和望帝丛帝纪念馆
素庞湖是望丛祠南北贯通的人工湖。 祠内的楼台亭阁、池西桥围绕着它布置得很巧妙,每个亭楼拱桥都有很有诗意的名字。 湖里的荷花也快开了。 再过几天去,这里的景色会更美。
斯蓬湖的荷风亭
涟漪园
波纹园位于望丛祠大门的西侧,与鳗鱼灵湖紧密相连,与之相对应的是子规园。 这里原来是游乐园,后来变成了庭园景观。 涟漪园是观赏鳗鱼灵湖美景的最佳地点。
涟漪园的小女孩
我正要从园内出来的时候,一个少女一边打着老奶奶,一边轻轻地拍下了这个充满温情的影像。
望祠旧西门看纪念馆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在望丛祠不知不觉地等到了日落时分。 古代蜀文明源远流长,望帝丛帝时代繁荣的景象还在脑海中回响,看到纪念馆外的落叶时,不由得有些忧郁。 人越长大,时间越久。 望祠在千年的岁月里,一直都一样。 虽然现在被遗忘了,但它作为英都最重要的历史见证,将一直持续下去。
标题:“#创作新星#和我一起走进有1500年历史的望丛祠”
地址:http://www.shaanxizhongxin.com/szkj/49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