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76字,读完约4分钟
深圳信息网评论家拓拔驴
最近,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召开了第四次全体会议,听取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相关证明。 这次国务院改革减少了15个调整变动的机构,4个正部级机构。 国务院新建工业和新闻化部、交通运输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环境保护部、住宅和城乡建设部。 改革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组成部门设置了27个。
大部分系统改革集中在合并业务相似、功能相似的部门,由一个大部门统一行使。 从我国政府现在的机构设置来看,国务院除办公厅外,还有28个部委、1个特设机构、18个直属机构、4个事务机构、10个部委管理的国家局、14个直属事业单位、其他100多个议事协调机构。 机构复杂,功能交叉重叠较多,需要重组、简化机构的趋势。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提高机构整合力,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健全所有部门间协调合作体制”为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政府机构改革制定了具体目标。 前几天召开的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也提出到年建立比较完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务院经过5次机构改革,这次推进了大部分系统,是在以往改革的基础上继续和深化的。
经济决定上层建筑,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是实施大部分系统的深层次动因。 改革开放30年,市场经济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但政府机构的设置留下了计划经济条件下对口设立的痕迹。 计划经济,要求政府用垂直的方法管理,越精细管理越好。 市场经济要求合理配置市场要素之间,按照市场规则流动。 因为很多事务的管理互不独立,互相交织,密切相关。 但是,关于现在的行政机关的设置,依然存在机关重复、职务交叉、政出多门等问题。 相互关系和政策之争,影响经济协调运行,来自不同部门的“有形之手”,也不利于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 整理现有机构的管理副本,减少哪个市场能自己处理,或市场处理方法更好的部分的管理,保存哪个市场不能调整的部分。 事情的减少会带来权力的下降,权力的下降会带来机构的简化。
规范公共权力的采用是推进大部分制度改革的另一个重要目标。 现代政治体制的建立,需要政府从万能型的管理型政府向与权利责任相称的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 很明显,如果设置了过于分散的政府机关,分工不明确,责任容易不明,权力者变得大家都希望,即使有问题大家也不在乎,容易出现管理不好的不自然状况。 大部分制把“八龙治水”改为“一龙管水”,容易明确权利责任,规范公共权力的采用,进一步创造和调整法治化,向法治政府前进。
进行大部分的制度改革也需要节约行政价格。 政府机构的新整合,不仅可以节约部门间的协调价格,还可以直接减少行政的运行价格。 近年来,我国每年的行政管理费支出在财政总支出的20%以上,过高的行政价格与浪费、腐败等问题密切相关,与政府机构也有很大的关联。 臃肿的机构并没有改变行政效率,反而使纳税人的钱在部门推委会的剥皮之间流动。 填补部门间的差距,减少无谓的摩擦,肯定有助于降低行政价格。
对大部分制改革来说,上下对接的问题。 我国中央和地方实行条块结合的管理模式,即地方分级行政、中央对口管理。 设施的设置是“蜂窝煤”结构,下面通常很粗,各部门“依法剥皮”降低行政效率,最后不负责任。 坊间有“问题在下,根子在上”的说法。 现在国务院部委重新合并,“根子”变了,相应地,地方各部门也要积极跟进,这种关系涉及广泛变革,必然涉及很多利益纠葛。 改革不会从上到下,向上吼叫吗? 越往下力量越小,落地成为弩的最后吗? 有点好处的相关人员静观其变,看机行事吗? 这些可能的问题影响大部分制度改革的效果乃至成败。
标题:广东:秉承两会精神 推进机构改革
地址:http://www.shaanxizhongxin.com/szxw/45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