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718字,读完约9分钟
大家好。 我是吃哈密瓜的大师。 请看本复印件。 最近,我终于下定决心更换系统盘。 交换前做了几次测试。 测试到最后一个项目的时候,彻底吓了我一跳。 有这么大的差距。 其实改变系统也不是一时半会儿。 平时因为习性把照片拖到桌面上去,但是在预览的时候缩略图出来经常要花很长时间,另外最近发现删除几十g的文件会卡住,所以决定换。
首先说说我的老板。 今年下半年购买的来自英特尔的600p 512gb固态硬盘取代了三星850evo,作为主机的系统盘使用。 有些人可能认为系统盘不必夸张到512gb左右,但我有习性。 有使用垃圾那么多的操作系统,每次重装系统都重装的软件,还有在桌面上完成项目后再拖到仓库磁盘的习性。 在此期间,我尝试了250gb级别的更高速的固体,但我认为512gb满足我的要求。 从最终更换为x399平台开始到现在一直在使用。
年这个硬盘还很火,速度不太快。 重要的是不贵还是大牌。 好像不到1000元就买了。 m.2接口、单面pcb设计、南亚512mb支持ddr3-l 1600高速缓存芯片、英特尔16纳米3d TLC芯片、最多8通道32pe闪存传输和pcie 3.0x4传输模式nvme 1.2协议
在英特尔5年的保修访问中,我体验过这种维保服务。 这样的维保服务,解决快墨迹特别舒服。 我想去买760p 512gb的,缺货性价比也很一般。 然后三星970evo plus、wd_black sn750、东芝rd500……很遗憾,缺货,也考虑了涨价。 最后,一张优惠券投入浦科特的怀抱,所以他们选择了年末发售的m9p plus 512gb。
其实浦科特也是固态硬盘中稳定的企业品牌,我记得以前ssd兴起的时候,总是标榜自己是ssd领域的灯塔。 那时,m6等固体确实很受欢迎。 而且,他们可能是最后主流产品线退出mlc阵营的制造商。 声称是工厂的原片。 可能很贵。 重要的是可靠性。 这并不是真的吹。
1gb ),搭载28纳米Marvell 88ss 1092主芯片,具有第三代ldpc纠错技术,支持nvme 1.3协议和pcie 3.0x4传输模式,采用东芝3d nand 96层tlc工厂粒子,单容量256g,依次读写。
从现有资料来看,m9p plus最重要的是增加“智能动态slc缓存”技术和“智能数据保护”技术。 简单地说,“智能动态slc缓存”技术综合了“全面缓存”和“独立缓存”两种模式的优点,能够减少ssd的寿命消耗,并且尽可能提供持续的高速写入。 “智能数据保护”技术通过增加数据从缓存迁移到闪存的频率,防止了因突然停电而导致的数据丢失过大,与ldpc线性循环纠错技术相结合,确保了数据的安全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我认为2019年的intel 600p 512gb和2019年的plextor m9p plus 512gb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但是intel 600p 512gb的购买价格相当于现在的市场价。 两者都是五年质保,有问题都会来拿货,但是英特尔是fedex,浦科特是顺丰。 那么时隔3年,市场上同级别的ssd进步了多少呢?
废话不多说,我们上机测试。 但是在测试之前,我首先声明正文测试不是特别严格。 毕竟600p花了三年时间,但是m9p plus是新磁盘,不知道旧磁盘是否老化。 测试采用1950x+x399平台,pcie通道数量充足,此失速没有问题。 主板是华硕rog的zenith extreme、600p直接板载,m9p plus是rog特有的dimm.2适配器。
我的Intel 600 p采用了8500多个小时,只是系统盘的读取量超过了5t,写入量超过了4t,整体寿命消耗不大,理论上没有明显的速度下降。 我的m9p plus是处女盘,第一次开机采用,固件1.01。 我还主张,不是为了说明m9p plus比600p厉害,不是一个年代的东西不能下这个结论,而是想通过这次测试侧面证明ssd技术的进步。
让我们先来看看cdm的测试。 600p顺序读取为m9p plus 512gb的52%左右,顺序写入为m9p plus 512gb的26%左右。 q8t8 4k随机读取差别不大,600p写入只有m9p plus的45%左右。 q2t14k随机读写两者差不多,q1t1 4k随机写入差不多,读取600p是m9p plus的58%左右。
英特尔600p512GB▼
plextor m9p plus 512gb▼
在as ssd benchmark的测试中,m9p plus 512g的总分比600p 512g高80%,详细数据由大家自行应对,我就不赘述了。 请在这里注意。 因为我的测试不是科学研究,所以只测试了1gb。 然后,还有其他的测试。 慢慢看吧。
在atto磁盘基准测试中发现,数据越小,两者的差距越小,以超过8kb plextor m9p plus 512gb的速度起飞,但是plextor m9p plus 512gb真的是落后了3年的产品,从性能上来说,intor M9P Plus 512 GB是落后了3年的产品。
在野兔的ssd测试中,我们发现英特尔600p512GB的温度( 36℃)低于m9p plus(58℃)。 但是,这是有理由的。 这个原因是我测试的时候没有反应。 另外,我认为速度快的固体温度高是正常的。 但是,实际上600p有散热器,m9p plus没有。 安装m9p plus和系统后,再次进行了测试。 最终是39℃。 同样,这里的温度也只是参考,测试并不严格。
ok,以上都是理论测试,而且很多人说硬盘带来的不是测试,而是实际采用时情况多而复杂,不同程序也有不同的表现,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 因此,模拟在招聘过程中经常发生的事件——拷贝。 为了得到更准确的计算时间,采用了一个叫做fastcopy的软件。
第一个测试是将asgard an3+ 1tb大小为29gb的文件夹分别复制到600p和m9p plus中。 这个文件夹包含两个文件,一个文件约25gb,一个文件约4gb。 很多人认为hedt平台( x299、x399、trx40 )的性价比太低了。 实际上,这种复制操作可以表现出与普通平台的不同。 因为在hedt平台上没有共同的pcie通道带来的瓶颈。 也就是说,一次测试中600p 512gb需要118秒,速度只有246.6mib/s,而m9p plus 512gb高达14.8秒,速度高达2gib/s,基于时间,m9p plus 512gb为600p 512gb
英特尔600 p 512 GB (时间118秒)▼
plextor m9p plus 512gb (时间14.8秒)▼
其实29gb还不足以引爆m9p plus 512gb的智能动态缓存,所以编码为58gb的文件,也就是前两个29gb的文件。 最终,600p 512gb需要351秒,以166.6mib/s秒的速率计算,m9p plus 512gb以63秒的速率计算,约为1gib/s秒。
英特尔600 p 512 GB (时间351秒)▼
plextor m9p plus 512gb (时间63秒)▼
我们知道碎片文件和单个大文件的复制速度完全不同,因此我们继续对碎片文件进行复制测试。 测试方法是将wd_black sn750 1tb中大小为68gb的steam文件夹分别复制到600p和m9p plus,其中包含6761个文件,平均各文件为10mb左右(当然不能计算)。 。 最后,英特尔600p512GB需要410秒,m9p plus 512gb需要118秒,只需要1/3的时间。
英特尔600 p 512 GB (时间410秒)▼
plextor m9p plus 512gb (时间118秒)▼
在迄今为止的理论测试中,m9p plus在读写方面的速度比例大多是600p的2~3倍,在实用的测试中,只要文件不超过“智能动态缓存”的大小,就远远超过理论测试的速度比例 当然,实际的应用场景多而复杂,根据情况有不同的表现。
“智能动态缓存”有多大呢? 经过其他几个评估,发现这个尺寸应该在40-50gb之间。 我想大概浦科特在很多情况下,文件的人们一次复制的文件大小不会比这个区间大,而是在研究明确的“动态缓存”的大小。 既不是“全面缓存”一半龟速,寿命短,也不是slc缓存太小、太快、太快,这是折中的考虑吧。
事实上,即使做好了准备,复印测试的巨大差距也令人惊讶。 特别是对于29gb大文件的拷贝,我没想到m9p plus 512gb只需要14.8s的拷贝时间。 但是,m9p plus 512gb的综合表现并不顶尖,只能说符合其定位区间。 面对浦科特,我反复采用工厂原片这一立业理念,将其作为系统盘、软盘也非常适合。
虽然SSD这几年经历了沉浮,彻底在主流行列“淘汰”了mlc粒子,但最终应该进步的还是进步了,同样更少的消费带来了本质上有区别的速度体验,并没有让我失望。 但是,那句话,本文只是随手记,不是非常严格的测试和理论分析,大家都有看热闹的权利。
标题:“换掉了用了三年的系统盘,我爽了!”
地址:http://www.shaanxizhongxin.com/szkj/49984.html